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新疆高考 > 文章正文
 
新疆2008年高考生填报志愿时间高考政策咨询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都市消费晨报 2008-5-26 17:27:40


  
  昨天10时30分至12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生办公室普招科科长章立军和副科长宋华做客晨报,值守了本报的高考政策热线,耐心解答了近70个咨询电话。
  
  记者注意到,两位专家每耐心地接听完一个咨询电话后,都会提醒考生或家长:今后还有什么问题可直接拨打各地招生办的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一个半小时的热线接听时间不知不觉很快就过去了,记者对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几大问题进行记录整理,让没有打进电话的考生和家长有所了解。
  
  问:如果对自己体检结果有疑问,可到哪里进行申诉?
  
  答:自治区招委会要求,考生的体检须在当地招生委员会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各地的体检工作将于5月15日前结束。
  
  体检结束后,各地招办将会把所有体检结果及时反馈给考生所在中学或单位直至考生本人。
  
  需要体检复查的考生,要经当地体检领导小组同意、在规定时间到指定的医院进行。
  
  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指定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自治区普通高考体检终检医院,对有异议的体检结论作出最终裁定。
  
  问:考生有电子档案了,那纸介档案是不是没用了?
  
  答:考生电子档案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考生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生报名信息 (含身份证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及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报考弄虚作假、考试违规以及在招生其他环节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5部分。
  
  考生电子档案须与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报考学校(专业)志愿表(卡)及考生各科考试成绩等纸介质材料的相对应部分的内容一致。
  
  报考军校的考生 (国防生)还须有《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审、面试结论及体格检查表》,报考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的考生还须有 《公安普通高等学校面试、体能测试及政审表》。
  
  考生电子档案库一经建立,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
  
  被录取的考生在高中学校阶段的纸介档案由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到就读中学提取并自带到录取学校。
  问:今年有多长时间可给我们考生填报志愿?
  
  答:为减少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提高填报志愿的准确率,考试结束后各报名点要给考生充分的时间,慎重填报志愿,给考生估分和填报志愿的时间不得少于3天,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最迟要在6月15日前完成。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应对本人填涂的报名卡和志愿卡等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签字认可。因考生本人填涂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另外,每位考生都发放有本、专科志愿卡,考生可以不填报志愿,但必须填涂本人准考证号及“放弃志愿”信息点,并签字确认后上交。报名库、志愿库一经上报自治区招生办公室,任何人无权变更。
  
  问:我区今年为什么不实行一志愿就设平行志愿?
  
  答:据我们了解,在全国26个省区市中,初步确定要在一志愿中推行平行志愿的只有上海、浙江、江苏、湖南、河北和安徽6个省市;有13个省区市基本确定不推行;有7个省区市未定。
  
  确定实行平行志愿的这些省市,重点高校较多,招生计划量大,高分考生一旦志愿撞车还可以在本省市的重点大学中消化。同时又以“网上多次填报志愿”作为配套措施。
  
  多年来,我区也一直在进行平行志愿的尝试。但考虑到我区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由于基础条件普遍较差,各地间,特别是城乡间差异大、不均衡等原因使得网上征集填报志愿无法施行多语种考试等因素,同时也考虑到我区多年来普通高校招生志愿设置比较有效且被广大考生和高校接受和认可的情况,本着对全体考生负责、为全体考生利益着想的宗旨,我区今年普通高校招生暂不推行一志愿设置平行志愿。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除本科零批次和专科零批次外,其他各批次与往年自三志愿开始设平行志愿不同的是,从第二志愿开始设置平行志愿。
  
  问:今年,我区 “民考汉”、“汉考民”、“实验班”如何进行招生?
  
  答:今年,我区“民考汉”考生既可以填报汉语言招生计划,又可以填报民考汉招生计划。
  
  其中,填报汉语言招生计划,每批次只能填报两个志愿 (使用汉语言招生计划志愿表);填报“民考汉”招生计划,每批次可按志愿表中设置的各志愿栏填写 (使用民考汉招生计划志愿表)。每批次录取时,先向其所填报的汉语言招生计划的院校投档,如被录取,志愿库则自动取消该考生填报的“民考汉”招生计划的院校志愿;如未被录取,继续按考生所填报的“民考汉”招生计划的院校投档。
  
  “汉考民”考生可填报民考民招生计划的学校志愿。
  
  “实验班”考生可填报民考民、民考汉招生计划的学校志愿,但不能兼报。否则,填报的志愿无效。填报民考汉计划的院校的考生可享受“民考汉”或“汉考民”考生的加分照顾政策。
问:今年是否允许二次投档录取?高校可不可自行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
  
  答: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了加强录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按录取程序操作,录取新生严格按志愿、分数投档。
  
  考生一经录取,即被视为考生本人正当权益得以维护,投档状态自动消除,不能进行第二次投档录取。
  
  在录取中,为保护高分考生利益,允许高校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分数级差要求调阅非第一志愿考生电子档案;允许生源未满的高校调剂录取高分考生。
  
  再来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未经教育部批准,高等学校不得擅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不应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限制其参加全国统考的外语语种。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